近两年来,柏垭镇积极探索创新之路,以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为切入点,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,成功唤醒闲置资产活力,将其转化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,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动能,谱写出农村经济腾飞的崭新篇章。
近日,记者走进位于柏垭镇虎溪村的树发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初加工中心,只见分拣、加工、仓储等各个环节井然有序。
这片占地9300余㎡的场地,原为该村村小学所在地,因教育布局调整而闲置多年,墙皮脱落、杂草丛生,每年还需耗资数万元进行维护。2023年6月,柏垭镇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合作社,投入400余万元将其改造为集分拣、加工、仓储功能于一体的中药材初加工中心,使闲置资产重焕生机。
阆中市树发中药材合作社负责人邢栩嘉:“目前,我们和老百姓种植中药材面积共2000余亩,年加工量在1000吨左右,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,我们现在年产值大概可以达到2000多万元。”
如今,这里已构建起“田间采挖—车间加工—市场流通”的完整闭环生态体系:上游连接柏垭及其周边乡镇2000余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,下游衔接全国流通市场。
2024年,柏垭镇成功实现1000余吨鲜品转化和200吨干品输出,年产值突破2000千多万元。闲置校舍不再是“负担”,反而转变为产业集聚的“磁石”,有效带动周边800余亩闲置土地重焕生机,广泛种植丹参、白术等中药材。
柏垭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邢国梁:“该专业合作社让周边群众得到了实惠,120个就业岗位中,20个长期岗位让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,100个季节性岗位精准对接农闲劳动力,仅此一项就带动群众年收入近30万元。”
这一成功经验,得益于柏垭镇精心构建的“1234”管理体系。该体系首先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制度框架,涵盖《柏垭镇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办法》等8项具体制度,并创新性地设立了管理负面清单,明确了28条禁止性规定,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。
在平台建设方面,着力打造了两大关键平台:一方面,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窗口,实现了村级业务“一站式”办理;另一方面,成功接入市级“三资”监管平台,确保了数据的实时共享。
截至目前,全镇集体资产总额达4024万元,其中经营性资产1207万元,资源性资产2817万元。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70万元,同比增长4%。
记者:梁景明
审核:冉琼
评论 0
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,快去APP中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