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影视IP引爆主题街区热潮,到非遗技艺激活乡村文旅基因;从“票根经济”撬动跨城消费链条,再到沉浸式科技重塑博物馆体验……如今,接连涌现的新型业态、不断“上新”的旅游产品、日益丰富的消费场景正加速释放消费潜能,“诗与远方”已成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里的重要选项。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顺应文化旅游发展趋势,明确提出以业态优化为牵引,深化“文旅+百业”“百业+文旅”,加快推动传统文旅业态向综合文旅业态转变,打造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的增长引擎。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,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、资源为支撑、融合为优势、创新为动力,不断推出新产品、拓展新服务、培育新业态,努力以高品质供给满足高标准需求、促进高质量发展。
构建多元消费业态,要以需求导向锚定发展航向。当前,游客需求从“拥有更多”转向“体验更好”,文旅消费也加速从“浅层观光”向“深度沉浸”演进。南充文化底蕴深厚、文旅资源丰富,但高端业态发展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不足,传统的门票经济仍占据主体地位,新趋势、新挑战、新要求对推动南充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任务、新目标。我们要坚持需求牵引和优化供给相协调,立足资源禀赋,突出地域特色,积极应对以人间文旅、人情文旅、人性文旅为主要需求的价值追求变化,努力打造需求导向的文旅消费场景。要促进细分市场消费,聚焦“银发族”、“Z世代”、亲子家庭等不同人群,着力培育差异化、多元化、定制化、品质化的文旅消费业态。要注重业态动态革新,及时捕捉文旅消费市场需求的新趋势、新动向,主动对消费业态进行迭代升级,不断保持南充文旅的新鲜感、吸引力。
构建多元消费业态,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焕新。从VR穿越敦煌到AI数字人导览,从MR互动体验到全域智慧调度,文旅消费业态在科技创新的赋能下百花齐放,智能化体验、数字化场景获得广大游客青睐。南充要在未来文旅消费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,必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,着力在场景创新、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上下功夫、求突破。要强化最新科技在文旅产业中的推广应用,借力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VR/AR等前沿技术,围绕发展工业旅游、乡村旅游、生态康养、演艺经济、文博会展、数字文旅、低空旅游等消费业态,开发一批沉浸式、互动式文旅消费新产品、新场景,实现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。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潜在游客的地域分布、兴趣爱好等数据,推送个性化的旅游信息和产品,以科技精准触达需求。
构建多元消费业态,以政策效力激发市场活力。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双轮驱动,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。近年来,南充紧跟“旅游+”“+旅游”融合发展新趋势,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,有力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提质增效、出彩出圈,但吸引力强的文旅精品不多,与群众期盼、游客需求还有不小差距。我们要尊重文旅产业市场规律,充分释放政策的牵引作用与乘数效应,制定既顺应产业发展趋势、又契合经营主体期待、更满足群众文旅需求的深度融合发展规划,加大对文旅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,引导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文旅产业发展,加强对新兴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,全力打造更多名品、精品、潮品、新品,不断增加优质文旅消费供给。
勇立潮头敢为先,奋楫扬帆正当时。文旅市场这场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、从“缺不缺”转向“特不特”的消费革命仍将继续。我们必须紧跟发展趋势,始终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,加快构建多元消费业态,扎实推动“文旅+百业”“百业+文旅”在融合中发展、在发展中融合,持续提升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力,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、加力增彩。
来源:南充日报
评论 0
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,快去APP中抢沙发吧!